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简述法与道德的区别是什么 简述法与道德的区别? 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

法律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,法律属于制度范畴,道德属于社会觉悟范畴。法和道德的区别,主要有下面内容几方面:

1.法律和道德起源的时刻不同 道德在原始社会(或初民的社会)作为独立的或与宗教、习俗(习性)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,道德是逐渐形成的。而民族的实在法(国法,法律)只是随着一定的条件的成就而成就,如生产力的进步、生产关系的变化、阶级和民族的产生、语言文字的发达等等,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,由民族通过一定程序产生。

2.法律和道德调整的范围不尽相同 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。一般地说,凡法律调整的关系,大多也由道德调整。而且,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是大众现实的行为,而且还包括大众的想法、品格和行为的动机。在此方面,虽然法律在惩罚违法犯罪时也考虑大众的主观过错,但它不能惩罚这种主观过错本身。另外,在一定条件下,它们调整的范围可以相互转化:原本只属于道德调整的某些难题,将来可能由法律来调整;反之亦然。

3.法律和道德具体内容规定不完全相同 一般地说,法律的内容比较具体、明确、肯定、严谨,既规定大众的义务,也规定大众的权利,而且通常以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作为条件。道德的内容则不同,它侧重于大众的义务而不是权利,也不要求体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。因此,在法学上有一种看法,说法律具有“两面性”(既重权利又重义务);而道德仅具有“一面性”(只重视义务),侧重于个人对他人、对社会履行的义务。

4.法律和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,存在于大众的想法和觉悟之中,即使通过文字表述,其内容也是比较规则、抽象的,其制定、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。法律是作为民族制定或认可的规范而存在的,其成文形态多为法典、法规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,它们的制定、修改和废除都有严格的程序规定。

5.法律和道德实现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道德的实施,不是凭借民族的强制力,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大众的自觉维护。可见,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灵魂上的强制,道德正是以此来调整大众的行为的。法律则不同,它的实施,必须依靠民族强制力保证,以民族机关为后盾,通过外在的强制(法律制裁)来强迫大众遵守。

6.法律和道德的历史命运不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见解,随着阶级的消灭、民族的消亡,法律也将不存在。而道德在无阶级社会中仍将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