嵊州江南论坛的独特魅力
提到嵊州,你会想到什么?是千年剡溪的诗意,还是百年越剧的婉转?2018年3月,嵊州越剧小镇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——首届“国际戏剧小镇联盟论坛”,也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“嵊州江南论坛”。这场汇聚全球戏剧大咖的活动,不仅让嵊州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焦点,更让“江南文化”通过戏剧艺术走向全球。
论坛期间,来自11个民族的戏剧专家齐聚施家岙村,探讨戏剧小镇的进步模式。为什么嵊州能吸引如此多的国际目光?答案藏在越剧小镇的基因里——这里是女子越剧的发源地,剡溪水畔的田园风光与戏剧艺术完美融合,打造出完美无缺的“文化桃花源”。
国际视野下的戏剧小镇
嵊州江南论坛的核心议题是什么?简单来说,就是“戏剧怎样赋能小镇”。亚美尼亚、克罗地亚、格鲁吉亚等国的戏剧节总监分享了他们的经验:在历史小镇中,戏剧不仅是表演,更是生活方式的延续。比如欧洲的锡比乌戏剧节,让罗马尼亚小镇成为全球级文化地标。
嵊州的创新之处在于,它提出了“戏剧生态”概念。规划中的三大剧场、十余个戏剧工坊,既能演绎传统越剧《梁祝》,也能容纳先锋实验剧。更特别的是“天下第一团”规划——为濒危非遗剧种提供专属舞台。这种“传统+创新”的双轨模式,正是嵊州江南论坛留给行业的重要启示。
文化传承的江南答案
怎样让非遗“活”起来?嵊州江南论坛用一场非遗晚宴给出了答案。昆曲《牡丹亭》、梨园戏《陈三》与韩国《春香传》同台演出,竹编、根雕大师现场展示技艺。这些场景印证了总策划郭小男的理念:“非遗需要现代容器,而小镇就是最好的载体。”
论坛闭幕时,“国际戏剧小镇联盟”永久会址落户嵊州。这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——未来每年,这里都将举办跨国戏剧交流,联动“一带一路”民族的文化资源。正如参会者感叹:“在嵊州,戏剧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,而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江南味道。”
从一场论坛到持续的文化IP,嵊州江南论坛证明了:文化传承可以很“潮”,国际对话可以很“接地气”。下次当你听到越剧的丝竹声,不妨来嵊州走走,感受这座小镇怎样用戏剧讲述中国故事。